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自那时起,中国从一个粮食短缺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粮食出口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详细】
尽管美国已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但中国和印度在融资、减排目标制定等根本性问题上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分歧。2015年,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 【详细】
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完成了华丽转身,从一个农业国家变为全球贸易大国,直至崛起为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30%以上都来自于中国。 【详细】
未来几个月,美国关税战所带来的某些最严重附带伤害将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美国的?;ぶ饕逵锌赡芗泳缯庵植焕跋?阻碍非洲经济的一体化。
19、20世纪,中国曾一度被称作“亚洲病夫”,但那段黑暗的日子已经结束。如今,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困扰中国人民数千年的难题,包括饥饿、短缺和贫困。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成功地从一个封闭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崛起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强国。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迎来建国70周年。中国的世界观——多极化的"亚洲世纪"——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其中一大支柱是促进经济互联互通(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由能源和生态、港口和管道、公路和铁路驱动。另一大支柱旨在通过加强人文交流,尤其是青年、传媒、学术、智库和旅游业界的互通有无,开展文化合作(通过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有些自相矛盾,明明世界变得更加紧密、更加互联互通,排外主义、单边主义和贸易壁垒却在全球各地制造更深的分歧和鸿沟。没有庆祝文化的多样化、也没有相互学习借鉴,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却抬起了它们丑陋的头颅。
从新月沃地到印度河流域,再到黄河两岸,亚洲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繁荣多样的亚洲文明培育了创新和技术、促进了地区和全球贸易,并为全球宗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毓搜侵奘昀椿鄣墓餐?,以及通过丝绸之路等古代交通网络实现的互通有无,我们发现,关于个体文化如何通过相互交流而充实自我、共同价值观如何反过来丰盈整个世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自那时起,中国从一个粮食短缺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粮食出口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尽管美国已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但中国和印度在融资、减排目标制定等根本性问题上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分歧。2015年,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